扁平疣(verrucaplana)又称为青年扁平疣,中医称“扁瘊”。
扁平疣是由一种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引起的皮肤病。
临床上目前治疗扁平疣的方法较多,但疗效均不稳定,治疗后易复发。
我院皮肤科自2008-01~2010-12,门诊收集病例152例,发现外用伊可尔抗菌剂为一种快速、有效、简便的治疗方法。观察结果报道如下。
扁平疣(verrucaplana)又称为青年扁平疣,中医称“扁瘊”。扁平疣是由一种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引起的皮肤病。临床上目前治疗扁平疣的方法较多,但疗效均不稳定,治疗后易复发。我院皮肤科自2008-01~2010-12,门诊收集病例152例,发现外用伊可尔抗菌剂为一种快速、有效、简便的治疗方法。观察结果报道如下。
一、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扁平疣患者共152例,其中男72例,女80例,年龄6~57岁,平均年龄20.1岁;
病程8d~7个月,平均病程2.3个月;
皮损仅发于面部有53例,皮损仅发于四肢有36例,皮损发于面部和四肢有63例。
1.2 纳入标准
①典型的扁平疣临床表现,好发部位针头至绿豆大小或更大的扁平丘疹,圆形、椭圆形或多角形,散在或密集分布,颜色多呈淡褐色或淡红色[1];
②年龄大于3周岁;
③对伊可尔不过敏者;
④未处于妊娠期或哺乳期;
⑤1个月内未服用抗病毒药物治疗或采用其他方法治疗者;
⑥诊断后患者同意采用该方法治疗,并能及时复诊,能够配合完成治疗过程。
1.3 药物
伊可尔纯中药复方抗菌剂由北京派特博恩生物技术开发有限公司提供,批准文号为京卫消证字(2003)第0142号,每盒配棕色抗菌剂6ml,并配无菌棉签1包,沙棘油擦剂2粒;维甲酸软膏。
1.4 用药方法
治疗组:
首次用药前,如皮疹较大或过度角化,先用无菌针头将疣体表面轻轻摩擦至粗糙程度(以不出血为度),然后涂伊可尔液,2次/d,连续5~7d,或至疣体干燥、颜色变深、结痂即可停止涂药,待疣体脱落。
若疣体未完全脱落,可重复用药。皮疹较小可直接涂药,涂药3~5d,2次/d,待皮疹干缩结痂后停止涂药,改涂沙棘籽油,2次/d,待皮疹自然脱落。10d为1疗程,5d随访1次,共两个疗程。
对照组:
外用维甲酸软膏,每晚薄涂1次,连用4周。
1.5 疗效判定标准
痊愈:
皮损全部消退,6个月内无复发;
显效:
皮损全部消退,3个月内无复发;
好转:
皮损全部消退,2个月内无复发;
无效:
皮损未完全消退,或皮损消退后1.5个月内有复发。
有效率(%)=(痊愈例+显效例)/总例数×100%。
二、 结果
2.1 治疗结果
治疗6个月后,治疗组痊愈38例,有效率达到73.08%;
对照组痊愈21例,有效率48.65%。
两组疗效有统计学差异,治疗组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治疗组调查患者的满意度均为满意。
2.2 不良反应
全部患者用药后直至随访结束未出现全身性过敏反应。
11例处置后第1次涂药时局部有短时间刺痛感,皮疹边缘泛红。皮疹干缩结痂时,少数患者有轻微痒感。
皮疹脱落后少数患者出现红斑、色素沉着,停药1个月左右自然消退。
三、 讨论
扁平疣是一种常见且难治的病毒性皮肤病。现代医学研究认为,扁平疣是由HPV感染引起,扁平疣以HPV-3型感染最为常见,常多数、群集发生于面、颈、手背、腕、膝等处。
依据其感染部位,可以分为嗜皮肤性和嗜粘膜型两类,前者主要感染皮肤,引起疣病和疣状表皮发育不良等。因HPV具有传染性,同一生活人群有交叉感染的可能,所以引起患者的重视。
传统的治疗方法常难以根治或易留下瘢痕和增生。
针对HPV嗜皮肤性的感染特征,伊可尔可以直接作用由HPV所产生的皮疹组织。
伊可尔可以增强皮肤局部的细胞免疫功能,有效杀灭病毒,促使疣体及变异组织脱落,帮助创面修复,抗炎,抗过敏。
伊可尔临床疗效优良,用药期间个体不良反应轻微。本品外用安全,起效较快,愈后不留痕迹等特点,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刘贞富.皮肤疾病治疗学[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10:97.